硬盘分区、格式化与挂载
建立硬盘分区
首先查看硬盘信息
分区方案有多种多样,Arch 推荐的分区方案在 此处 可以看到
我所使用的分区方案如下表所示
挂载点 | 分区 | 分区类型 | 参考大小 |
---|---|---|---|
/boot | /dev/[efi_part] | EFI 系统分区 | 550M |
[swap] | /dev/[swap_part] | Linux swap 交换分区 | 与内存大小相同 |
/ | /dev/[root_part] | Linux x86-64 根目录 | 32G |
/home | /dev/[home_part] | Linux /home | 剩余空间 |
Windows + Linux 双系统方案注意
如果想安装 Windows + Linux 双系统的话,则建议现安装 Windows 系统,安装时会自动生成一个 EFI 分区,在安装 Linux 时就不需要再分出 EFI 分区以及格式化
但在实践双系统过程中发现 Windows 自动生成的 EFI 分区较小,可以利用傲梅或其他工具将 EFI 分区扩大到 550M
同时推荐双系统方案分出一个共享分区,方便两个系统之间进行文件交换
建立硬盘分区操作如下
分区建立完成后可以使用 fdisk -l
查看分区信息
格式化分区
格式化分区操作如下
# 对 EFI 分区格式化
mkfs.fat -F 32 /dev/[efi_part]
# 对根目录分区格式化
mkfs.ext4 /dev/[root_part]
# 对交换分区进行格式化
mkswap /dev/[swap_part]
注意
如果是已经存在的 EFI 分区,务必不要对 EFI 分区进行格式化,尤其是安装双系统时更需要注意
挂载分区
首先挂载根目录
其次创建其他文件夹并挂载其他分区
# EFI 分区
mkdir /mnt/boot
mount /dev/[efi_part] /mnt/boot
# /home 分区
mkdir /mnt/home
mount /dev/[home_part] /mnt/home
然后启用交换分区
对双系统可能有共享分区也请记得挂载